大数据为疫情防控插上隐形的翅膀海报
山东省公共卫生快速填报平台等信息化大数据在疫情防控中起到重要作用
大数据为疫情防控插上“隐形的翅膀”
1月22日,记者来到省疾控中心,电脑屏幕上,山东省公共卫生快速填报平台正在高速高效运转。“平台最新上线的功能模块是对发热等可疑症状患者的数据追踪。”省疾控中心网络信息部副主任胡尧与病毒性传染病防制所所长寇增强正在研究系统升级。大屏幕的分析图上,各地发热与核酸检测间隔时间分布、患者就诊购药机构数分布、各市发热患者分布等情况清晰地展现在记者眼前。
据了解,为进一步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加强发热患者管理和基层“哨点”管控措施,我省要求发热患者到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站问诊,要主动登记,并在医生指导下,到就近的发热门诊或发热哨点诊室,主动向医生说明情况。医疗机构对每天的登记情况上报,相关数据汇集在山东省公共卫生快速填报平台中。“当前,数据来源采取直报和代报两种方式,全省共有多家直报机构,覆盖面非常广。”寇增强介绍。
在另一间会议室,现场流调队单兵操作系统的升级测试正在进行。“以前我们从现场调查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先把流调问卷消毒30分钟,再分头录数据,把大家调查表数据汇在一起再写流调报告,耗时耗力,还总担心调查会有遗漏。利用这个工具,流调队员基本可以无纸化操作,音视频资料同步记录与传输,还可以实现远程指挥多点作业,自动生成各类统计图表。”研发小组成员之一,援鄂流调队员、省委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疫情研判组的吴书志介绍。
大数据比人跑得快、跑得远,甚至还能跑到事情发展的前头。借助信息化平台,可以在实现高效率疫情防控的同时,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走路。
在我省,公众做了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将第一时间展现在山东电子健康通行码上,并同步到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健康码。“把核酸检测结果展现在健康码上,这只是该平台与百姓生活最贴近的功能之一,它更大的作用是可以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增设相应功能模块,对汇集到平台的数据进行分析,出具相关分析报告为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提供参考。”胡尧介绍。
据了解,山东省公共卫生快速填报平台会对密切接触者、境外入境人员、发热门诊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口岸检疫和边防检查人员、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等16类有必要进行核酸检测的重点人群的基本信息、检测结果等数据统一收集,通过相关功能模块分析,能够直观、准确地看出未检人数、待检人数分布,核酸检测频次等。
“一旦发生疫情需要流行病学调查时,发热患者及应检尽检人员的监测数据,将成为其提供证据链的关键一环,对追踪、溯源等工作起到重要作用。”胡尧说。
不止于此,记者在省疾控中心的网络信息部看到,在电脑屏幕上,河北、天津、北京、黑龙江等重点地区流入我省各市的人群数量统计被制作成了“桑基图”,来鲁人员在我省流向趋势一目了然。“通过与中国疾控中心、公安部以及各省疾控中心等单位的数据联查,该平台可监测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入鲁流向趋势,可跟踪至区县,能反映出我省各市面临的疫情防控压力,这将对防控策略的调整等提供科学依据。”胡尧说。
为防范大数据运用不当带来的风险,平台采用了“数字签名”和“数字信封”技术。数字签名技术保证各机构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免遭篡改。数字信封技术则是指“第三个人看不见”,保证公众隐私免遭泄露。
以山东省公共卫生快速填报平台为代表的信息化大数据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既拉长“战线”,又不断创新。从去年3月26日首次上线到今天,根据不同阶段的防控政策要求,平台已经进行了二十多次扩容升级和功能调整。依托山东省公共卫生快速填报平台,增减功能模块,在充分应用中实现“数战数决”,推动疫情防控更加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平台对收集的大数据进行滚动式动态管理,及时分析出示报告,为疫情防控插上了“隐形的翅膀”,提供了“硬核”支撑。
使用消毒剂要谨防“次生”灾害
□于新悦王凯苑佳娜闫鹏飞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零星散发病例,个别地区突发聚集性疫情,并呈现家庭聚集性特点。疫情防控态势再次紧张,个人防护不能大意。在疫情防控中,消毒工作是重要的措施之一。1月22日,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卫生监测评价所主任技师陈璐接受记者采访,普及消毒知识,帮助公众掌握合理、科学的消毒方法。
陈璐介绍,消毒的目的是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控制传染病流行。消毒主要可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根据消毒目的的不同,又可分为预防性消毒、随时消毒与终末消毒。化学消毒主要通过化学消毒剂来实现。对于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年2月19日发布了《消毒剂使用指南》,主要推荐了醇类消毒剂、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含碘消毒剂、含溴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和季铵盐类等8种消毒剂。
陈璐提醒,要科学和理性地看待消毒工作,合理使用消毒剂。消毒实施过程中应遵循国家卫健委提出的“五加强七不宜”。“五加强”即:隔离病区、病人住所进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医院、机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环境物体表面增加消毒频次;高频接触的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加强清洁消毒;垃圾、粪便和污水进行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做好个人手卫生。“七不宜”即:不宜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的消毒;不宜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不宜直接使用消毒剂(粉)对人员进行消毒;不宜对水塘、水库、人工湖等环境中投加消毒剂(粉)进行消毒;不得在有人条件下对空气(空间)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不宜用戊二醛对环境进行擦拭和喷雾消毒;不宜使用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大于mg/L)做预防性消毒。
使用和存放消毒剂时要仔细阅读产品的说明书,不要提高使用浓度和扩大适用范围,防止出现没有必要的化学性损伤,防止过量使用消毒剂造成的环境污染。
在使用乙醇和含乙醇的消毒剂时要特别注意火灾隐患。使用乙醇时应远离火源,尽量通风。乙醇类消毒剂适用于手部、身体皮肤和小件物品的消毒,不建议用于楼道、会议室等场所大规模喷洒消毒。
配置消毒剂尽量在通风处,如需在密闭的空间配置消毒剂时,要佩戴防化学口罩或防毒面具,做好个人防护。陈璐介绍说,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消毒剂不能与其他强酸或强碱混合使用。
有些消毒剂对金属或织物具有腐蚀性。对精密仪器和贵重衣物消毒时要谨慎选用消毒剂。另外,家庭中不要大量囤积消毒剂,建议随用随买。消毒剂做好明显标识并妥善保存,避免误食误用。
居家消毒选择哪种方式?陈璐认为应尽可能多用物理手段,少用化学方法。比如毛巾、内衣、被褥等物品可以采用日光曝晒、高温洗涤等方法消毒。餐具可选用蒸煮、食具消毒柜等消毒方法,日常穿着的外套回家后放在通风处晾晒,可有效去除衣物表面的细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