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发展绿产业收获绿经济
近年来,铜仁市沿河自治县把绿色发展理念深植于心,力践于行,加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森林覆盖率由“十一五”期末的40.68%增至“十三五”期末的65%左右。
异军突起的沿河生态茶产业。
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山是沿河的根,水是沿河的魂,生态是沿河最鲜明的底色,也是沿河最大的优势。沿河依托大山,利用大山赋予的独特气候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产业”,收获“绿经济”,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新路。 碧海茶山成为“绿色银行” 4月22日,在贵州沿河中寨产业振兴·携手同行·农文旅融合发展暨首届云中仙寨乡村茶叶节——“白叶一号”顶级茶拍卖环节上,铜仁惠得置业有限公司以成交价18万元落槌,成功竞拍到克“白叶一号”顶级茶。
9月初,沿河中寨镇志强村“白叶一号”基地群众正在除草 施平/摄据悉,这款茶的茶苗来源于浙江安吉县黄杜村党员群众捐赠,年落户中寨。茶叶由浙江省级白茶加工专家钱义荣亲自加工而成,历经3天,精挑细选、精心制作,最后制成3斤成品茶,本次只拍卖一斤。茶叶拍卖钱款将纳入沿河中寨镇志强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
昔日的荒山坡岭,如今茶叶飘香。目前,中寨镇“白叶一号”从最初捐赠的亩,如今发展到亩,全镇有11个村发展茶产业,全镇茶园面积突破1万亩。
这个曾经贫困发生率为44.88%的偏远乡镇,经过大力发展生态茶叶,让荒山变青山,青山变“金山”,年底贫困发生率下降为0。 “现在村里有了产业,就不想外出打工了,以前身在外,心在家。”中寨镇志强村村民肖国珍说,“以前在广州皮革厂打工,月收入多元,除去吃、住、行的开销,所剩无几。现在既能在家门口就业,又能照看老人和小孩,月收入也还有三四千元。” 在志强村白叶一号茶叶加工厂上班的村民廖明霞,家里上有两个老人,下有4个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自从到茶山和加工厂上班后,全家日子有了很大改变。
如今中寨镇志强村的茶山上,云雾依山缥缈,美如画卷。村民们肩上挂着茶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捐赠的扶贫茶在这里演绎出“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美丽故事,白叶一号在这里诠释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的实践。
沿河谯家镇近年来立足海拔高、气候宜人、土壤富含硒元素等生态优势,积极推进生态绿色有机茶叶产业化发展,吸引了贵州云露富硒白茶有限公司等企业在此落户,让绿水青山成为当地群众的“绿色提款机”。 当地茶园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一部分由公司承包,一部分由当地合作社承包,一部分由群众自己管护。同时,群众还可以自己采摘,自愿选择把茶青卖给茶企或者合作社。
据悉,谯家镇有生态茶园13余亩,其中绿茶多亩、白茶1多亩、黄金茶多亩,年产茶叶近吨,产值达余万元。 沿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擦亮绿色底色,筑牢发展基石,绿色生态正成为沿河人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幸福不动产”。
据悉,目前该县生态茶园面积达到20余万亩,其中投产茶园达14.73万亩,茶叶经营主体78家。去年产值8亿元,带动3.42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助推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建立省内外销售点个,产品远销国内外。茶叶产业涉及全县22个种茶乡镇(街道)个行政村、2万余户近8万人。 固定林业变成“移动钱包” 推开黎仕福家的房门,大理石地砖光滑闪亮,家电齐全,房间干净整洁,记者仿佛走进了城里居民的家。
沿河自治县黄土镇竹园村村民黎仕福家的卫生间。
黎仕福是黄土镇竹园村村民。“我这些都是绿水青山带来的货。”走进厨房,靠墙立着一台双开门统帅品牌的冰箱,一旁的消毒柜,崭新的灶台,一应俱全,屋檐梁上挂着的成排腊肉散发出诱人的的香味。卫生间的设计、布局和空间更是让在场的人投来羡慕的眼神。
黎仕福家新翻修的房子。
“他现在总算是腰杆硬了。”竹园村村支书毛金波告诉记者,“不光是他,以前整村都是守着‘金山’受穷,抱着‘金碗’要饭。” 竹园村位于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为最大限度地呵护“黑叶候的家园”,村民守着绿水青山,却过着穷日子。 “房顶漏雨,板壁透风,冬天换洗的衣服都没得。”驻村干部艾舰介绍道,由于家穷,妻子离家出走,丢下两个孩子,黎仕福又当爹又当妈,日子过得紧吧。“多亏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越活越有尊严。”
黎仕福养殖的“跑山鸡”和“白天鹅”。
年,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竹园等村村支两委、人工商品林赎买农户进行了赎买价格座谈,根据测量时赎买地块的林木生长情况,最终竹园村赎买价格为元/亩。 为助力脱贫攻坚,人工商品林赎买农户必须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或异地扶贫搬迁户,并且每户赎卖地块面积不得超过亩。几经测算下来,黎仕福获得人工商品赎买金47万元。 眼下,他正盘算着如何把日子过得更红火些。黎仕福说,他将继续改善生活和居住环境,进一步扩大“跑山鸡”和“白天鹅”养殖规模,进一步加大对孩子的学习监管和培养力度及自身学习以寻找新的商机。 黎仕福的幸福生活是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缩影。 据悉,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年度人工商品林赎买任务为亩,实际完成了.44亩,赎买资金为万元,涉及农户15户59人。其中10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5户为建档立卡和易地扶贫搬迁户。年度任务亩,实际完成.23亩,赎买资金为8万元,涉及农户38户人。其中28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9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异地扶贫搬迁户,1户为异地扶贫搬迁户。年度人工商品林继续赎买亩。
黄土蜜蜂养殖项目。
提升“造血”功能,才能实现稳定增收。“管理局争取林下养殖项目(黄土蜜蜂养殖),在黄土镇竹园村、丰收村以村社合一的方式养殖蜜蜂,现已购置蜜蜂箱,投入资金80万元,村集体合作社实施养蜂项目除去土地流转、物资、管理等成本费用后,纯利润按“”比例进行利益分配。”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主任工程师邹启先表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一定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吴安康告诉记者。如今,把商品林卖给国家后,黎仕福还成了保护区的护林员。 与此同时,该县把空心李作为点燃当地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切实把空心李变成“实心财”。目前建成基地面积9.28万亩,投产面积5.1万亩,覆盖11个乡镇(街道)个村,种植主体有市级龙头企业3家、合作社21家、家庭农场6家、30亩以上大户多户,产业从业人员6万人以上,年产量5万吨,产值8.5亿元,带动4.7万贫困人口增收。该产业已打造成为农旅一体化产业,其中重点种植区域南庄村列入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序列。
沿河通过植树造林,荒山披绿。
近年来,该县以绿色为引领,坚持“林业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目标,依托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这项惠民利民政策,在全县22个乡镇(街道)个村大力发展空心李、铁皮石斛、油茶等产业,既让该县广大林农得到了续而稳定的收入,也让该县生态覆盖率得到稳步提升。 “近年来,沿河自治县一直将生态环境保护视为重中之重,始终把‘生态立县’建设列为战略目标,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力把绿水青山变成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沿河自治县委书记任廷浬如是说。文字/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梁瀚泽
图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施平
编辑潘晓飞
编审王璐瑶杨韬
本文来源:天眼新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420.html